
掌握企业级软件开发技术规范、AI赋能软件项目实践 ——计3044am永利官网《软件项目综合实践》课程持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发布日期:2025-07-07 浏览次数:10
2025年6月13日至6月22日,计3044am永利官网《软件项目综合实践》课程开展了为期10天的课程实践活动。课程邀请上海井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方圣红带领企业团队7人与校内教师2人组建校企联合教学团队,移植企业级Scrum敏捷开发范式,构建需求评审会、每日站会、迭代演示会的全流程沉浸机制,同步植入Pingcode项目管理、GitLab代码审查、AI辅助开发等工程化工具链,采用“全程跟踪”动态实施机制,跟进学生的开发进度,开展实时学情驱动的敏捷教学。使学生深度掌握企业级开发技术、流程与规范,灵活运用AI工具,通过短周期高强度的实训学习快速掌握与产业需求匹配的软件项目开发能力。
《软件项目综合实践》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是对前序课程《数据库原理》《JAVA EE》《软件工程》所学知识技术的综合运用。计3044am永利官网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教学改革,前序课程《JAVA EE》《软件工程》课程均已采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由课程负责人与企业专家共同商定授课内容、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授课,为学生讲授企业级的开发技术、工具、原理、流程和规范、AI工具使用等,学生掌握符合企业需求的软件开发基础理论和技术相关知识。
本次课程实践技术选型首选符合产业需求图谱的技术栈,所用的开发框架、技术和工具均为当下众多企业广泛使用,包括选用Scrum敏捷开发框架,运用DevOps CICD流程和微服务技术实现目标系统,实践用到的技术栈如图所示。
Scrum框架在企业中的应用度极高,尤其是在IT和产品开发领域,它能有效应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升交付速度、质量和适应性。其核心在于通过短周期的冲刺(Sprint)持续交付有价值的产品增量,并通过频繁的反馈和调整来优化过程和产品,是一个基于迭代和增量的循环。本次课程实践时长为40学时,设置为完成一次Sprint冲刺迭代,周期为10天。学生以团队形式进行开发,团队成员角色设置对标企业Scrum开发团队岗位设置:组长Scrum Master 1人、前端开发2-3人、后端开发3-5人、测试1-2人。本期实践学生总数105人,7-9人一组,组成12支团队,每个团队配备1名企业导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项目,由企业导师审核把关需求,或选择企业提供的项目案例。
6月13日,开发团队召开项目计划会议,根据项目需求,制定项目计划,包括时间计划、人员计划、任务计划等。不同团队在PingCode中录入需求,创建Sprint迭代;理解需求并分解任务,对任务大小进行估算,进行任务分配。企业导师评审项目需求拆解合理性,给出指导意见。
6月14日至6月21日,学生运用不同技术进行Sprint迭代开发,完成项目的各项功能并完成项目测试。在测试环节要求学生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确保软件的质量。开发团队召开每日站会,每天检视团队开发进展,同步队员信息,避免信息孤岛,识别障碍,动态调整计划,并由Scrum Master提交日报,整个过程企业导师通过线上线下不同渠道进行技术支持和指导,全程跟踪、动态协调。
AI赋能团队开发,多种AI辅助工具使团队编码效率大幅提升。阿里云推出的智能编码助手“通义灵码”,深度整合阿里巴巴内部最佳实践,除基础代码补全外,提供独有的“代码审查”功能,可识别潜在安全漏洞和性能瓶颈,并给出符合阿里Java开发规范的建议。智能代码编辑器Cursor,采用聊天交互式编程,内置终端/调试工具,具备项目级代码理解能力。
6月22日上午,每个团队召开Sprint迭代回顾会议,检视团队在 Sprint迭代中的人、关系、流程和工具,识别做得好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制定改进计划。
6月22日下午,课程组在未来能源创享中心举行Sprint迭代评审会,检视 Sprint迭代的成果,学生以团队形式进行项目答辩,向评审企业专家组介绍项目情况,并回答问题。评审环节引入企业考核评价模式,用“企业的尺测学生能力”,更好地评估学生能力是否达到产业能力需求。学生个人最终成绩由团队成绩和组内排名决定,团队成绩由企业评审专家给出,组内排名由团队的其他成员对其在团队中的贡献程度进行匿名评估,按总分排序,予以奖惩:组内排名前1/4和后1/4的成员分别奖惩团队成绩的15%,公正客观,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搭车”现象。
经过企业专家评审,评选出优秀团队,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特别贡献奖1个,杰出个人12人及其他个人单项奖12项。导师团为获奖团队和个人颁发了获奖证书及奖品。
本次课程实践获得学生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学生们表示收获很大,在短暂的十天时间里,能够快速地了解和掌握企业开发软件项目的流程和技术,深入理解软件工程的技术原理,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充分领悟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树立技术自信的同时也树立了就业自信。企业对本次学生课程实践的成果表示称赞,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潜力也深表认可和欣赏。
《软件项目综合实践》产教深度融合教学模式,有效支持产教资源的对接和融合,是一种产业需求能力驱动、支持产业技术更迭的良性教学生态模式。从课程教学成效看,学生能力的产出符合产业需求能力图谱,企业在短周期内培养和获得所需人才,能很好地支持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软件项目综合实践》课程自2023年开始与上海井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深度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改革以来,累计为6名学生获得井星科技的实习机会,2名学生在井星科技开展学分置换,2人就职于井星科技。
3044am永利官网近年来广拓行业企业资源,深化产教融合,开设了多门深度产教融合课程,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学院正以上海市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围绕“AI+能源电力”重构“理论-实验-实践”三位一体的具备“产教融合-双证融通-课赛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灵活动态设置企业需求化模块培养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能源电力数智化行业需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实现 “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教学内容与技术迭代同步更新、实践能力与职业发展同向提升”。
3044am永利官网 薛梅 供稿